除渗碳淬火外,
行星减速机齿轮还可采用多种表面硬化工艺,需根据性能需求与成本综合选型。
一是高频感应淬火,通过高频电流加热齿轮表面(加热深度 0.5-2mm),冷却后实现局部硬化,优点是加热速度快(几秒至几十秒)、变形小,适合对齿面硬度要求较高但心部需韧性的齿轮,缺点是渗层较浅,不适用于高负载场景。二是氮碳共渗,在 500-580℃下将氮、碳原子渗入齿轮表面,形成硬度高(HV800-1200)的化合物层,优点是变形极小(几乎无变形)、耐腐蚀性好,适合精密齿轮,但承载能力低于渗碳淬火,多用于轻载、耐腐蚀需求的场景(如食品行业机器人)。
三是渗硼处理,在 800-950℃下将硼原子渗入表面,形成高硬度硼化物层(HV1800-2500),耐磨性极强,但脆性大、易开裂,仅适用于低冲击、高磨损的特殊工况。对比来看,渗碳淬火因渗层深、承载能力强,仍是工业机器人高负载关节齿轮的首选;高频感应淬火适合中等负载的协作机器人齿轮;氮碳共渗则在精密、低负载场景更具优势。